林长信

加入时间: 2018/07/15 文章: 191 来自: 上海市(居住14年)
|
时间: 2018-8-12 周日, 下午9:21 标题: 《雪之白》+诗路28. |
|
|
·林长信·
◇《雪之白》=诗说45.+诗路28.◇ 2018-5-8#1868
1
白雪不为她的清白辩白
都因雪也为泥泞覆盖羊绒 @韵
树洞里白目*的虫豸(zhi1).....*俚语,指人不识相、自作聪明.
盯紧泥泞而大肆讥评 @
2
唯她守贞,按时给我
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诗思:人会制造环境垃圾。创作环境中既然有人,就必有不见干净而自视高洁的佞人在制造污秽。
>
附1: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5》.
>
附2: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元·高明.
>
附3:诗路28.《问今夕何夕?》-格律古诗不足以承载现代人的思维与感情. 林长信/2018-5-14
《西方绘画流派欣赏》法/卡拉萨特等著,董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页226.说明了:在1600年之前的画派只能有10派(风格主义、古典主义、田舍风俗主义...),而在1800年的(1764年开始工业化)的现代以来则有110个以上的新流派(东方主义、巴比松画派、新艺术、立体主义、女性主义艺术、新俗艳主义、新野兽派...,...)。这些新流派迫使画家不会再回头去仿古,去费神画出“古典主义”形式的作品了。在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表现上莫不如此,诗歌/小说/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电影…等等各种艺术界的现代流派不停的大量激荡,新生。
足见现代化(1764年以来)的人性、生活环境、生活态度、思维模式已有多重大变化与激荡改变,而现代人从里到外已大大地有别于唐代(618-904年)的格律诗人。
我诵读少数的较知名的诗坛的格律诗作中寻找他们【诗思】,很难相信他们用的诗体-10派-在伤春/感怀/步韵/酬唱之外,能够承载像新诗诗体-110派-的现代人的思维与感情,而获得90后于今日生活上的共鸣。奉格律的写诗人有若古山水画里的抱琴隐者在桥中间,欲去都市丛林中观瀑。
期望眼下绝大多数的格律诗的写诗人的【思维模式】不致于--(李敖的譬喻:国民党在为中华民国的国号守灵)--在为唐诗守灵;但人人都应当得尊重少数的唐诗学究与痴迷者为之继续守千年之灵。敬礼!//
_________________ 时不我予,代有新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