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shige.cc
·
名誉站长:
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自动登录
注册
登录/短信
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观纵横
关于诗歌写作的思考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青周
加入时间: 2007/08/13
文章: 42
时间: 2007-8-13 周一, 上午10:44
标题: 关于诗歌写作的思考
关于诗歌写作的思考
孔飞
一直以来惧怕谈论诗歌,始终回避诗歌的话题,直到有一天看了白居易一段话:文以合其时,诗以合其事。有豁然开朗感慨,也打算系列谈论诗歌写作了。
关于诗歌写作,对其形式的特殊要求,对其直舒胸臆的表达方式,使人们的欣赏方式没有改变,也无法改变。
关于诗歌的流派和类别:诗歌的流派按照区域划分,有北方诗派、南方诗派和边塞诗派,甚至于可以更精密划分。按照流行趋势,有意象诗派和朦胧诗派。按照类别,有古诗、词、歌、赋;有当代诗、现代诗,包括歌词、流行歌词,打油诗、讽刺诗、政论诗、民歌、民谣等。
关于诗歌的世界性,读有关诗歌研究,谈到现代诗歌三巨头:智利的聂鲁达、印度的泰戈尔和中国的艾青,他们分别以叙事、隽永和写实支撑了当代诗歌的世界大厦。
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诗歌的轮廓:郭沫若的诗歌,或者从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诗歌的先驱们,我们能清晰记忆和了解的情况寥寥。我们大多数年轻的写手,主要是从舒婷、顾诚、北岛、江河、杨炼的朦胧诗来认识现代中国诗歌,并走上诗歌写作的道路,因为我们缺乏他们那样对于诗歌的继承性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悟,所以面对断代的诗歌,我们只能茫然,以至于发展到写诗多于读诗的悲哀。
关于诗歌的历史性作用再认识,关于诗歌的前沿性问题的思考,我们所能知道的太少太少,几乎不认识诗歌。当我们不认识诗歌的时候,关于诗歌的写作是诗歌的悲哀。
我们就诗歌谈诗歌和诗歌脱离现实社会的飘忽不定,不要说让我们过目不忘,倘要我们想起写诗的最初想法,已经写出诗歌的成因,都已经模糊不清了。
诗歌写到了令我们耻辱的地步,写到了领受其辱和自辱的地步,也许这就是我们再不愿意谈论诗歌的原因吧。好在,我们依旧深爱着诗歌,并诗话着我们的人生。
我想就自己若干年来写诗的经历,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目录
1、诗话人生之汉字好看
2、坚持写诗之诗格要求
3、广泛涉猎之奇嵬世界
4、多种流派之描摹涂鸦
5、悄悄收获之技艺隽永
6、长篇诗歌之实践探索
7、关于诗歌之总结回顾
8、领悟诗歌之事理新岸
一、诗话人生之汉字好看
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仅靠手抄笔录进行业余文艺写作,想写好汉字真难,没有一手漂亮汉字作文逊色,也遗憾多多。常常羡慕那些汉字写得周正漂亮同学、同事,觉得他们不来作文实在可惜。
感谢我们古老的文化和优良的文化底蕴,以及绚丽多彩的诗文,成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激扬文字的书法家。
当我终于可以看到自己写出的汉字,能够有序排列起来,清晰起来,也就不再糊涂乱抹。诗歌之境域可以练字,诗歌抄写多了,也就想起做诗歌来,准备一个小本子,可以每页写三节十二句或者十四句,也看到什么写什么,没有韵脚,没有标点符号,也一时一地一心情。诗歌浅显直白,也就一句话一句话的罗列文字。
一边背诵、朗诵诗词歌赋流行诗,一边写自己所谓诗歌。实在是天分太差,总有不搭嘎的感觉。写诗歌需要感觉,读诗歌也需要感觉,通俗讲下马作文,上马吟诗。
开始练习诗歌的时候总没有什么感觉和灵感一类,又走入一个非常可怕的误区:没有摹写、师仿的基础训练,认为那是抄袭古代和现代的诗歌,但对于会抄不会抄,并没有深究和仔细琢磨,好比一个赤脚的孩子,停留在和尿泥时期停滞不前。认为将古诗词隽永于自己诗歌里,是一种诗化人生的耻辱,常常无奈何于没有新词可以捏造,简直就一个活受罪煎熬。
诗歌的贡献比较所有的文艺形式贡献,尤其是新词语上的贡献最为丰富。哪个作家、诗人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字、文词贡献大了,内心总无比的崇拜和欣赏。比如对于莎士比亚和歌德,并不是看他们诗歌作得如何,而是对于他们丰富自己民族语言文字方面评价的突出贡献非常的仰慕,比如郭沫若、鲁迅的文字,总是在他们丰富本民族语言方面的贡献钦敬又嘉。在于我并不追求优美的语言,而追求美丽的符号和音符。这本身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炼狱过程,如此煎熬着自己的诗歌道路,是一种很尴尬的境遇。学习的同时也是强烈排斥的过程,并不是什么批判的学习那样一种比较高级的后现代主义的追求。兴趣的很大方面在于对祖国汉字,尤其是诗话的崇拜,以至于连抬头看她的勇气也丧失歹尽,只能意会于它的妙意无穷。
一直以来,以为诗歌不师仿,必须是这一个的追求,以为自己的诗歌就是自己的诗歌,这是一种极其痛苦的自我折磨的过程。
对于诗歌无病呻吟强说愁,体会尤为深刻。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果,这是自己努力希望的结果吗,简直毫无乐趣可言,即使如此,还要沾沾自喜于诗歌写作如许多。
可叹、可怜、可悲地为诗歌的道路,仅有的一点爱好,何以为继,如何坚持下去。
现在回想起来,回头看时,虽然诗歌幼稚可笑,依然可以从一本本固化的诗歌笔记中,看到了青春的激情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青春是诗化的人生,青春支撑了如火的激情。走过了青春看青春,一切都是诗化的人生,并不是说我自己的青春是诗化的青春,而是对于现代更多年轻、更青春的青年诗歌写作者,或者更广泛的青春意义的领悟。
青年,人一生的青年时代,无论如何都是诗歌化的诗化人生,并不是恭喜你的现在,而在于你的青春纪录,青春的纪录无论是诗的纪录还是文字的纪录,都会一辈子享用不尽。
我想也不仅仅是逝去的将变得可爱,也不仅仅是痛苦的日子暂且忍耐,开心的日子就一定到来,那样的一种豁达的人生观,而更多的是对于现实的把握。
无论你的青春是单调的或者丰富多彩的,对于你一生的意义都至关重要。
如果你选择了一种奋斗的方式,也许就解决你一生中最紧要的问题,你要作什么,你能作什么,你只能做什么。
二、坚持的诗格要求
诗歌的写作有没有严格的要求,开始诗歌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十分重视,就象砌墙的师傅,把方砖垒砌上去,让建筑成为城市的音符那样。在我建筑诗歌殿堂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坚持每天拓土坯、砖坯一块、两块垒砌上去。并没有过多考虑是豆腐渣工程还是什么工程,坚持写诗歌并非易事,总得有感而发,总得说点什么,坚持写下去是简单的起码要求。
学习诗歌写作大约经历这样四个过程:
——写实与梦境写意。写实主要针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展开,也是逆城市无诗潮的异动。城市无诗歌,就要诗歌起来。关于城市有没有诗歌的探讨,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写诗人共同关心的诗歌发展方向。诗歌该是田园牧歌,还是都市的灯红酒绿,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巨大变化,都市的诗歌已经涣然一新,这给我切身感受,而田园牧歌依然生命力顽强。
梦境写意应是诗歌的另一种倾向,诗歌的内驱力,不能不促使写诗人对于自身的反观自醒。
青年是诗的,诗歌的觉悟和觉醒,也只有在不停的诗辩中寻找答案。
——对于新诗潮的关注,在变化中寻找契机。随着朦胧诗、边塞诗歌的畅想,尤其是《第三次浪潮》的启迪,使诗歌写作从模糊的积累向有目的写作的转化成为可能。
——对于爱情诗歌,尤其是失恋情绪的宣泄,对爱情的反思,构成了一种返潮爱情诗歌的风景。
——自然主题向神化主题和主题定位倾向性更加明显。当爱情作为诗歌的主流从现实的生活中淡出以后,寻找神化和寻找最可寄托情感自然景物作为诗歌倾诉的主题成为一种可能。尤其关于雪的颂歌的表白。
——关于长诗歌,是在短诗歌写作的基础上,尤其是短诗歌的张力,远不足长诗歌畅达,叙事诗歌得以坚持下来。
总的来说,坚持诗歌写作必须坚持内容和形式的更新,没有内容和形式的更新难以坚持,因为任何一种固定的模式,不会引起我们长久的关注,只有在变化中寻求变化,并调适这种变化,以延续所能的艺术之路。
三、广泛涉猎奇诡世界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明确了努力方向以后,随之迩来的就是各种各样动摇的诱惑。这说明,你决定做一件事情,就意味着你在这方面所要付出的努力必须是比较平常更多,可能要吃苦头,很大的苦头。可能要忍受孤独寂寞。而这样的过程又是一般人难以承受,在实际做的过程中,比较想象出的困难更加艰难。
你可以在一个小时范围内,把你所有的梦想全部作完。这好比你在电影院里看一小时又十五分钟电影,伴随着屏幕的变化,梦想了一个伟大的前程。当你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除了太阳天空的位移和一点惧光的不适应,最终发现感动落泪的事情,全是人家的事情,与自己实际的变化没有太大关系哦。
这样想来,就有了随时可能刹车的奇妙感觉,想的人家都作完了,自己可以不要做。也可以自己心血来潮时候,应是让自己受伤的一暴十寒。
这些困难,我并没有想那样许多,只是觉得自己每天投入一些时间用于自己的喜好,也是瞒有意义的事情。他人可以数个小时投入,我每天投入个把小时还是可以,只要长期坚持作到就可以,要求并不高。也许我写诗歌,几年来水平无明显提高,而他人稍做一点努力,就会甩我几千里去,但我想这和跑步一样,万里长征不在乎这几千米。
决定写几年诗歌以后,开始大量阅读诗歌杂志,书店、书摊,朋友处到处搜罗,摆出一付架势,这样我读到了更多的诗歌和诗论的文章。在写诗人比读诗人更多的氛围中,读到更多的诗歌和诗论文章,对我来说就减少了许多可能的悲观想法,而多了一些信心和勇气面对,甚至于民谣和爬山歌选这样的通俗读物,都成为坚持写诗歌的力量声援。
术有专攻,百战不殆,这样的思想指导我坚持了八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从流浪的诗人哈菲滋走出,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怒吼。从歌德的《浮士德》到稍待你安息。看雪莱的激情,体会拜伦的思辩。但丁的《神曲》,米尔顿的《失乐园》,尼采的埋葬虫和上帝死了的呼号。伟大的爱情勃郎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从地铁的花朵庞德走出到席勒海涅,泰戈尔、聂鲁达、开出了波德莱尔《恶之花》。看到了中国的艾青光的赞歌,公刘的上海,以至周涛、杨牧、骆耕野、章德义的边塞诗情,以至于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看到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第14集)——诗集(感觉非常好,以为可以有些代表性)。
总算坚持下来,虽然一路浮光掠影看了过去,总算坚持下来。
当追求意想诗歌境界,写《书摊》写到:五彩的活栅栏/一波波透明的风动;写到车站栅栏,感受到:风撕咬着小站的裙裾——应该说,我还是为自己激动了,还是比较满意自己写的过程。
四、多种流派描摹涂鸦
在一系列盲目写作过后,终于可以回头。但是,必须承认,这个盲目写作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它是习惯形成了必然,没有大面积强化训练的过程,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也未必能成。好比一个贵族青年,可能他一出手就有一种高贵的气质。但在人生的长途跋涉过程中,体力问题,对于人的制约作用就突显出来,技术动作变形和不适应性,明显多了起来。正是在大面积播种的同时,有了左右逢源的感觉。
可以打油诗、可以古诗、可以城市,可以乡村,可以短诗,可以长诗。虽然比较那些专门的诗人来,样样差些,但综合势力还是得到了加强。辅之以小说、散文写作,作为诗歌的写作过程的附带训练也一并坚持下来。
倘然这样看起来,有些热火朝天的劲头,实际上远比这样的写作冷清许多,更多的时候没有同伴唱和,只有自己精心揣摩,甚至于与人分享一份喜悦也至为难得。
站在高地上指手画脚,似乎指挥千军万马的样子,固然潇洒。其实每一个士兵的成长路程都不一样,他们的所思所想并不完全一致。只是将他们集合起来,好象一支完整的军队。看着一本本残垣的诗本,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触,看着同自己一样勤奋诗歌写作的人,就是这样,写的多了,就有了写怕的感觉,就有了怕谈的感觉,因为悟道了其中的玄奥!已经听到前人关于关于诗歌写作的警告,使我们对于诗歌的爱,更加深刻起来。
师仿和涂鸦的过程,并不在于写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而在于诗歌的内质,在于诗歌的表现力和诗歌文字的技术、技巧一类的训练。把诗歌的诗行打散,重新排列组合,观察音效,加字减字以观察诗歌的张力和诗歌的艺术。作为严重特殊的产品,其持久的生命力,究竟可以维持多长时间。
这样的过程,也是自我思想的整和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诗歌品位的提升,类似于诗歌自身的包装效果。
可以这样说,我们一些热爱诗歌的人,他们的诗歌,总的来说思想性、艺术性可圈可点,但就在局部的完整性来说,如果修正的更为经典一些,的确有些难度,甚至于硬伤和不自觉,这个对于诗歌的进步有很大影响。
五、悄悄收获技艺隽永
诗歌写作一步到位成为许多诗歌写作者认为的铁律。诗歌不可以修改,只能是一时一地思想的凝练,即使有点缺陷也为自身的遗憾。不仅在诗歌的写作过程中,我曾经也是如此固执的坚持,即使是现在,倘若要给写诗者修改诗文,也非常艰难。
因为诗歌是这样,句子不多,结构简单,一经修改,已非原诗,所以诗人们会拒绝修改,也是情理中事情。但是,该修改的一定要修改,最少我现在是这样的看法:因为创作素材的局限性,不可能每每诗情激涌出来,所以要经常看已经写出的诗歌,重新唤醒曾经的创作冲动。
同样的事情,经过多年的实践,尤其是在表现的技法上改进,使原来由于技术和艺术欣赏不能到位的方面,重新进行艺术加工。好比一个毛坯的工件,曾经打磨的手段比较粗糙,现在有了新的加工工艺,可以再行加工,总的没有多少改变,经过了再加工,其光亮程度和品位及可观赏性明显提高了许多。可能在当时写作环境条件下,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于事物的认识的局限性,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从冷门走向了热门,但是,形式或者包装,甚至是语言的既往痕迹还在,那就必须进行二度的创作,使之适应新的形式,审美习惯的需要,甚至是更长久的艺术性升华和隽永。
诗歌的技术手段在于一些写诗歌人来看,能有生僻词组合,能鬼魅展示一番,可以说明其艺术创作的境界,这实在是一种可悲的观念。
诗歌词语简练、凝练、精粹,才是诗歌最需要的效果。倘使一遍看了过去,朗读的不顺畅,其艺术的效果就会使诗歌的艺术性降低许多,所以诗歌的音效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重要方面。
诗歌的内在旋律,也许不会象他的韵脚那样容易识别,但其生命力却是从那频率和节奏中生发开去,以至于永恒地喧响起来。
诗歌的唯美倾向性,也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很重要的方面,诗歌不唯美是写诗歌者清高自大的失误。白居易诗歌可以给老婆婆朗诵的明白,这样的音效自然长久许多。
过目成诵是对于诗歌的特殊要求,过目不忘是对于诗歌隽永本质要求,怎么可以不引起高度重视呢!
六、长诗歌探索实践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恢弘史诗,这应该是长诗歌写作的比如肩负。
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但丁的《神曲》,聂鲁达的《祖国颂》,艾青的《光的赞歌》,郭沫若的《女神》等等具有典范意义的长诗,确实隽永。
甚至于我们古代的诗词歌赋的诗化倾向,甚至于中国最长大诗歌《再生缘》,可以说是长篇诗歌的空前绝后。(陈寅恪评:陈端生《再生缘》文,质言之,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
我以为写长篇诗歌也好,写长篇小说也好,在语言的运用上,对于诗化的语言的运用是非常必要,后来看我们的语言能力,不是看我们如何啰哩巴嗦,可能更多的是看我们精干简练的语言。比如我们看古诗词,看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能得以顺利延续下来,并为我们耳熟能详,且运用于当世的语言文字,都是比较精炼的民族语言文字。
浩浩碧波荡漾而过,留下了鱼鳞波光,留下了鱼化石的绝唱。
学习长诗歌写作,同时还是我们观察现实社会生活,用诗歌语言传情达意良好素质的锻炼,也是体现我们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
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尤其是短频快的历史发展时期,沉下心来,做些史诗性的工作,我以为作为一种文化延续性的补谬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是极为有价值的工作。
七、关于诗歌总结之回顾
比较系统回顾自己若干年来,学习诗歌写作的体会。若干篇下来,大都是总结和体会的文字,真的要总结,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诗歌在我们的文坛沉默的时间有些久,是这许多年来深切的感受。尤其是在意象诗歌,顾成、舒婷以及周涛、杨牧、骆耕野、章德义边塞诗歌之后,很难听到诗歌界的响动。
我想这不是诗歌界的悲哀,也不仅仅是我们在文艺创作方面的悲哀。
应是一种对于文化思考不足的悲哀,应是许多写手对于我们的文化研究不足的悲哀,或者是站在前沿的文化先锋人物的沉默的悲哀吧。
是什么样是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已经百思不得其解。
八、领悟诗歌之事理新岸
诗歌干什么?从单纯的意义上来说,诗歌只是一种写作的方式,只是一种人们传情达意的方式,也是唯美许多人接受的一种方式。
庄重读诗是我们传统文化,数千年来的认识积淀。要求读诗歌的人,沐浴更衣,正襟危坐,可以庄重读诗,要不拘言笑。
而行诗歌之人可以随随便便为之,以为那是诗歌,未免有些滑稽。
写诗歌仍然需要端正态度:以史诗的精神为诗歌、为人。在写诗歌的同时,净化着心灵和心灵的净化过程。
友人谈到佛教的高僧在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因为佛近皇家;友人谈到诗人在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诗人事权贵,想到了李白,想到文天祥和石谦等人,想到司马迁等等。
我们看到了什么?如果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文化的没落和我们在末路上攀援,那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而不是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的悲哀。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也曾经让诗歌辉煌,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文化的辉煌时期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因为我们不懈的奋斗。
是什么可以战胜官僚的腐败,是文化。是什么可以唤起民族的觉醒,还是文化。我们在文化的启蒙下,我们在文化的感召下,并通过改造我们的文化,清除我们周围的污泥浊水,来清除我们根深蒂固的关于文化仆人的观念吧!
文化不是仆人,文化是思想者的武器,必将战胜一切的丑恶带领我们前进。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观纵横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第
1
页,共
1
页
论坛转跳:
选择一个论坛
【诗网荐读区】本区主要登载推荐作品,如果您要发表作品,请在自...
----------------
原创诗作
驻站诗人
当代诗话
诗坛快讯
【自由原创区】本区为开放式的诗歌创作交流平台,欢迎您在本区的...
----------------
新诗发表
当代诗人
诗文博谈
诗界动向
【早期专栏区】本区早年曾经开发成诗网的专栏区,为诗歌创作发挥...
----------------
诗网集萃
诗作专栏
诗观纵横
当代诗潮
现代诗坛
古典诗坛
外国诗坛
【早期资料馆】本区早年曾经开发成诗网的诗歌资料馆,现保留为怀...
----------------
诗歌理论
诗歌历史
诗歌流派
诗歌评介
古典诗文
域外纵横
综合资料
【诗刊编辑部】《网络诗人》《时代》《信息主义》《名家》和《橄...
----------------
期刊发行
站务公告
投稿事宜
读者来信
【链接总目录】友情链接网页服务导航
----------------
网址提交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
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